营商情报
Business Intelligence

时政要闻 News

民间资本迎历史性突破:重大基础设施持股比例底线明确10%

来源:国务院办公厅 | 作者:曾莹莹 | 发布时间 :2025-11-13 | 168 次浏览: | 分享到:

  从企业层面看,多家大型民营企业已开始积极布局。一家参与过核电投资的民营企业负责人透露,公司正在密切跟踪几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将根据政策细则研究具体的参与方案。

  专业服务机构也迅速行动起来。多家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开始为客户提供相关政策咨询服务,帮助民营企业把握投资机会,规避法律和财务风险。一位资深投行人士表示,预计未来一年内将出现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基础设施投资的小高潮。

  七、深远影响:重塑中国投融资格局

  《若干措施》的发布和实施,将对中国投融资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政策明确了国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政策导向,标志着中国投融资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

  随着政策落地,民间资本将更多涌入那些具有稳定收益和长期投资价值的基础设施领域。这一方面可以缓解政府投资压力,另一方面也能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实现共赢发展。

  更为重要的是,民间资本带来的不仅是资金,还有管理模式和创新活力。民营企业在效率意识、成本控制、技术创新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这些优势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结合,有望提升项目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政策还鼓励民间资本更多投向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这一导向将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从宏观经济角度看,激活民间投资对于稳增长、保就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充分释放民间投资潜力,对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八、实施展望:任重道远但前景可期

  政策效果的充分释放需要一个过程,离不开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持续推动。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建立健全跨部门工作推进机制,推动相关政策和地方举措细化落实。

  各相关部门也已明确发力方向。例如,国家能源局将完善民营企业参与能源领域重大项目的长效机制;国家数据局将推动数字化转型,探索"合同数据服务"等新模式,帮助民营企业降低转型成本、共享收益。

  地方政府在政策落地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多地已表示将结合实际出台实施细则,确保国家政策在地方层面得到有效贯彻。一些改革意识强、营商环境好的地区有望率先取得突破。

  业界专家建议,下一步应重点关注政策的可操作性、稳定性和持续性。一方面要细化操作指南,让政策更好落地;另一方面要保持政策稳定性,给民间资本稳定的预期。

  同时,要建立健全政策评估机制,定期对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完善。还要加强政企沟通,认真听取民营企业的意见建议,不断优化政策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