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情报
Business Intelligence

时政要闻 News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浩淞农业科技集团科技赋能书写乡村振兴东北答卷

来源:改革网 | 作者:王也 曹景常 | 发布时间 :2025-09-22 | 355 次浏览: | 分享到:

  浩淞集团吉林区域总经理于万千转达了黄兴华董事长的浓烈的乡土情怀和深切的感恩之情:“浩淞农业始终坚持以先进的种植模式为引领,综合利用现代农业科技,致力于促进合作农户的增产增收。”

  多年来,浩淞集团董事长黄兴华一直秉持着“三不原则”,即“不吃老百姓一口饭,不喝老百姓一口水,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并坚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黄兴华董事长不止一次地告诉同事,浩淞集团的帮扶行动要真正落到实处,要形成从土地到餐桌的全周期助农服务。浩淞集团将建立常态化的帮扶机制,让这份关爱不止于今日。

  责任与使命同在,激情与梦想并行。

  在浩淞农业集团的领导者的宏图中,一幅色彩斑斓的锦绣画卷在新时代的阳光中,正徐徐展开:2025-2028年期间设立的10个示范区试点,将成为乡村振兴的“东北样板”;2029年起,“浩淞模式”将从“园区运营”走向“模式输出”,为更多地区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产业振兴方案”。

  但浩淞人清楚,乡村振兴不是“一蹴而就”的工程,黑土地的“新生”也不是“一劳永逸”的成果——未来还需要破解更多难题:如何让科技更精准地适配不同地域的自然条件?如何让产业链的“增值收益”更多地流向农户?如何让年轻人才愿意回到农村、建设农村?这些问题的破解,将是浩淞集团乃至中国农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问题的答案,或许就藏在一位农民朴素的话语中:“以前种地是靠天吃饭,现在种地是靠科技增产;以前种地是‘单打独斗’,现在种地是‘抱团发展’;以前觉得‘靠种地只能小富即安’,现在觉得‘种地大有前途’”。这句话里,有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对农业现代化的认同,更有对乡村振兴的信心——而这,正是浩淞模式最珍贵的“成果”,也是黑土地永续发展的“底气”,真正体现了“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深刻内涵。

  浩淞是新时代的中国农业人,在为国为民探索农业变革的征程中,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成功模式。在浩淞人看来,民为先、国为大,二者皆为根本。

  这不仅是浩淞的理念,更是东北黑土地的希望未来:当科技智慧融入土地,当产业力量激活乡村,当农民笑脸映满田野,乡村振兴的“中国答卷”必将在黑土地上书写出更加精彩的篇章。

  而浩淞集团,也将继续以“新质生产力先驱者”的姿态,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满怀新时代中国农业人的情怀,坚定地走下去、走向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