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情报
Business Intelligence

时政要闻 News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浩淞农业科技集团科技赋能书写乡村振兴东北答卷

来源:改革网 | 作者:王也 曹景常 | 发布时间 :2025-09-22 | 357 次浏览: | 分享到:

  2020年春节后,浩淞农业产业化发展首站,选在地理条件相对复杂的黑龙江省集贤县。这里属于典型的三江平原,四季分明,气候多变,甚至同一乡镇的不同村落都有着各自的气候特点。农技团队筛选的13户土地涵盖了7种小气候,共计托管服务5000多亩土地。深夜,农技团队的工作还在继续,他们总结苗情生长态势,统计记录生长数据。

  经过科学管理,当年托管的秋季粮食产量比当地平均亩产增产30%以上。

  而浩淞的十项核心农业科技覆盖“选种 -种植-管理 -土壤养护”全流程,更是让农民拍手叫好。

  浩淞集团不断为现代农业种植加持科技内涵,让黑土散发出更加迷人的魅力。

  目前浩淞农业已成功研发玉米大豆间作、高密度玉米种植等四种先进模式,其中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在不同土壤和气候条件下展现出了较强的适配性。在土壤条件方面,无论是壤土、砂土还是黏土,通过合理调整种植密度和肥料施用,都能取得较好的种植效果。在气候条件上,该模式在东北地区的温带季风气候下表现出色,能够有效利用光热资源,抵御部分自然灾害。在种植管理上,通过智能化设备实时监测土壤墒情、病虫害情况等,实现精准灌溉、精准施肥和精准防治病虫害。

  浩淞研究院在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建立了完善的机制。研究院与高校、科研机构紧密合作,通过产学研合作模式,加速科技成果的研发和转化。同时,设立了专门的试验田,对新的科技成果进行田间试验和验证,确保技术的可行性和稳定性。在成果转化过程中,注重与企业的实际生产需求相结合,将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快速应用到生产实践中。目前,已转化的技术成果为项目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以玉米大豆间作模式的推广为例,通过技术的应用,每公顷土地增收3000 -7000元人民币,实现了“一田双收、双增双赢”。此外,微生物肥技术的应用,减少了化肥使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增强了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增加了经济效益。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技术对单产提升和土壤保护发挥了显著作用。其中,秸秆再生黑土技术,通过将秸秆转化为腐殖质或有机碳材料,补充了土壤有机质,改善了土壤“薄、瘦、硬”的问题,减少了20%以上化肥使用量,同时带动单亩增产20%以上,对土壤保护和单产提升的综合作用最为显著。在技术推广过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难,主要是农户对新技术缺乏足够的认知,接受起来很难。部分农户受传统种植观念的影响,对新的种植技术和模式存在疑虑,担心技术不成熟会影响产量。此外,新技术的应用往往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如购买新的农机设备、采用新的农资产品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技术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