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情报
Business Intelligence

时政要闻 News

让黑土地变成金土地 ——浩淞农业科技集团科技赋能书写乡村振兴东北答卷

来源:改革网 | 作者:王也 曹景常 | 发布时间 :2025-09-22 | 356 次浏览: | 分享到:

  物流商务则是产业链的“流通血脉”。浩淞建设的常温库、冷链库,能满足粮食、果蔬、肉类等不同产品的仓储需求;多式联运的物流网络,将铁运、陆运、海运无缝衔接,2027年前可实现“主要粮源地到消费市场”的全覆盖。2023年,庭院经济项目产出的绿色果蔬,通过浩淞物流,48小时内就能从农村直达南方沿海大城市市民的餐桌,物流成本较传统分散运输降低25%。

  就连农户的“小院子”,也被纳入了产业链的“版图”。浩淞的庭院经济项目,动员农户利用家庭院落种植绿色果蔬、养殖家禽家畜,产品通过园区仓储物流直供电商平台。2024年,示范区已有1000户农户参与庭院经济,户均年增收1万-2万元。

  浩淞特色产业集群示范区的项目中,自营的9个核心项目在产业链中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以农业种植项目为例,通过土地整合与标准种植,不仅为下游产业提供了稳定、优质的粮源,还通过标准化种植流程,提升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微生物肥项目针对东北“滥用肥、多用肥”的问题,生产微生物水溶肥、叶面肥,实现了减量用肥、稳产提产和生态修复,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障。外部协同的5个项目则有效地弥补了项目短板。

  2024年,浩淞示范区的农户户均增收达2万元,较传统种植提升40%;整体带动就业超1万人,人均综合薪资收入8万元/年。正如吉林省农业农村厅的一位负责人所说:“浩淞的产业协同模式,不是简单的‘1+1’,而是‘1+1>2’的乘数效应,它让东北的农业从‘卖原料’变成‘卖价值’,从‘单打独斗’变成‘抱团发展’,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的‘产业样本’。”

  在浩淞集团的蓝图里,项目将从“园区运营者”转型为“模式赋能者”。未来在模式输出方面,浩淞集团计划对已有的成功模式进行总结和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体系。然后,针对不同地区的农业发展需求,开展实地调研和分析,对输出模式进行个性化调整和优化。对于土地资源丰富但技术相对落后的地区,重点输出先进的种植模式和农业科技;对于市场需求旺盛但产业链不完善的地区,着重输出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同时,建立技术服务团队,为模式输出地区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确保输出的模式能够在当地落地生根,推动不同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浩淞农业集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他们心中始终装着农民,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彰显了农业人的大爱精神。今年7月9日,黄兴华董事长委托浩淞集团吉林区域总经理于万千等十五位工作人员,深入长春市九台区波泥河街道茂林村,开展了一次“情系乡土,关爱夕阳”公益活动。他们逐门逐户看望并慰问村里的十五位高龄老人,并送上温暖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