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情报
Business Intelligence

时政要闻 News

深拓农村设施管护“长效链” 释放营商环境“强磁芯”聚能

来源:菏泽市定陶区财政局 | 作者:李其辉 | 发布时间 :2025-07-01 | 95 次浏览: | 分享到:

   (李其辉)菏泽市定陶区紧抓全省农村基础设施运行管护试点机遇,聚焦农村基础设施重建轻管、无钱管护、无人管护等问题,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将农村高标准农田、安全饮水、生活污水治理、厕所改造、生活垃圾治理5个领域建后运行管护机制一体化集成设计,多元投入、精准施策、长效管护,不仅确保已建成的农村基础设施长期发挥效能,更通过一系列举措优化营商环境,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一、“四个强化”破题,一体化设计打牢管护基础

  (一)强化组织保障。成立区长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试点工作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强大工作合力。工作开展以来,累计召开试点工作推进会4次,区级领导开展督导调研7次,全面掌握责任单位目标任务完成情况,把脉存在问题,加强对5个部门、11个镇街等各方力量调度,全力推进各领域管护机制有序健全。同时,领导小组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工作的重要目标。积极制定并落实相关政策,简化企业投资农村基础设施管护项目的审批流程,建立“一站式” 服务窗口,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吸引企业参与到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工作中来,以市场化运作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为营商环境的优化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

  (二)强化目标导向。聚焦农村基础设施“谁来管”“怎么管”“资金、人员怎么保障”等问题精准调研,了解各领域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管护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深挖问题存在的深层次原因,归纳梳理问题20余项,分类建立问题台账,为高效完成试点工作提供目标方向。在调研过程中,充分考虑企业参与农村基础设施管护的需求和期望,广泛收集企业意见和建议,将企业发展需求与农村基础设施管护目标相结合,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明确的目标指引。

  (三)强化常态长效。研究制定《菏泽市定陶区2024年农村基础设施后续管护长效机制试点县(区)工作实施方案》,按照不同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类型,因地制宜、施策推进,采取多元化设计,探索出“灌溉网格化群众自护”“行政指导+三级管护”“五位一体”“四级网格化”“全托管式”等针对性管护机制,切实解决当前农村基础设施管护过程中的“痛点”。截至目前,招标采购第三方服务10家、建立数字化监控平台5套,完善管护监督考核制度10余条,精准抓好长效管护。在与第三方服务企业合作过程中,建立公平、公正、透明的合作机制,保障企业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同时,通过建立数字化监控平台,不仅提升了农村基础设施管护的效率和质量,也为企业提供了数字化、智能化的合作场景,吸引更多科技型企业参与到农村基础设施管护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