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情报
Business Intelligence

时政要闻 News

深拓农村设施管护“长效链” 释放营商环境“强磁芯”聚能

来源:菏泽市定陶区财政局 | 作者:李其辉 | 发布时间 :2025-07-01 | 101 次浏览: | 分享到:

  三、“三个聚焦” 把舵,锚定关键确保管护实效。

  (一)聚焦生态振兴,着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核心,全力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一方面,通过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管护,提高乡村硬件设施水平,有效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问题,提升农村整体面貌和村民生活质量,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稳定物质基础。另一方面,依托农村厕所改造、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管护试点,通过粪便无害化处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较大程度实现农业资源循环利用。目前,定陶区已将120余个行政村打造成区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其中,22个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65个村被评为市级清洁村庄“星级村”,9个村即将参加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验收。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宜居的乡村条件,成为吸引企业投资的“金字招牌”,吸引了众多企业前来考察投资,发展乡村旅游、生态农业等产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

  (二)聚焦产业振兴,助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围绕乡村产业发展,全面提升科技含量,确保农业生产高质高效。一方面,立足粮食安全,不断改善农田生产条件,在开展高标准农田后续管护过程中,注重加强对耕地保护和质量的提升,让农田真正成为高能效、可持续利用的优质良田。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71.13万亩,粮食年均增产约70公斤/亩,增加粮食生产收入约170元/亩。另一方面,立足数字赋能,将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入农村基础设施管护的各个环节。通过搭建数字化监控平台,对基础设施运行情况进行24小时实时检测,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设施管理的智能化、便捷化,实现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全面监测、精准预测和高效维护,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反馈渠道,为乡村产业绿色高效发展提供智慧化信息平台。良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和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应用,吸引了众多农业科技企业、农产品加工企业等入驻定陶区,促进了产业集聚发展,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为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政府积极为企业提供政策扶持、技术培训、市场对接等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增强企业在定陶区发展的信心和竞争力。

  (三)聚焦改革惠民,提升群众参与感获得感。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转变群众思想,让群众树立“主人公”意识,积极投身参与后续管理。一方面,制定村规民约、《村级管理员考核评分标准》《奖惩制度》等制度办法,从群众中推选责任心强、愿操心的人当农村公厕管护“胡同长”“厕长”和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 “井长”“路长”“桥长”,全程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后续管护过程。另一方面,加强年度考核,对工作优秀的优先考虑入党,优先推荐进入村领导班子,既提高了群众文明卫生素质和责任意识,也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另外,优先聘用乡村公益岗等低收入群体从事有偿劳动,增加家庭收入,共享乡村振兴成果。群众参与感和获得感的提升,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为企业投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同时,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参与公益事业,与当地群众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实现企业发展与群众受益的双赢局面,进一步优化了营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