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情报
Business Intelligence

时政要闻 News

悟规律 明方向 学方法 增智慧丨优化营商环境要“两手抓”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 作者:郝思斯 | 发布时间 :2025-05-13 | 57 次浏览: | 分享到:

  二是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良好的市场环境能够有效促进经济资源高效优化配置和生产要素有序顺畅流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必须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好“两个毫不动摇”,充分激发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引导经营主体通过自身改革发展、合规经营、转型升级不断提升发展质量;必须坚持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近年来,各地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制度规则,持续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市场秩序更加公平有序。未来还要持续推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尊重市场经济一般规律,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和资源市场化配置改革,进一步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三是营造稳定透明规范可预期的法治环境。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完备的法治可以发挥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近年来,我国出台民法典、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公平竞争审查条例等法律法规,全面实施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深入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经营主体合法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未来还要持续深入推进法治建设,在法治框架内调整各类经营主体的利益关系,把平等保护贯彻到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加快健全法规制度、标准体系,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健全公正执法司法体制机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促进各类经营主体放心干事、安心发展。

  四是营造开放包容的国际经济合作环境。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内外兼修”,以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深层次改革创新,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近年来,我国深入实施外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持续缩减清单事项,不断拓展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功能,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更多外资企业投资中国、深耕中国、赢在中国。未来还要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产权保护等领域实现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相融相通,有序扩大商品市场、服务市场、资本市场、劳务市场等对外开放,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深入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推进通关、税务、外汇等监管创新,不断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