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情报
Business Intelligence

时政要闻 News

优化营商网络环境,上海如何“清朗”作答

来源: | 作者:澎湃新闻记者 薛莎莎 | 发布时间 :2025-11-21 | 22 次浏览: | 分享到:

在预防端,上海发布《涉企侵权信息处理服务包2.0》,通过指引图解、案例解析等方式,将“政策语言”翻译成“企业语言”,致力于破解“举报难、举证难”痛点。当地组织公安、检察、媒体、平台等单位专家,深入行业、园区、企业开展培训,已实现16个区全覆盖培训,同时针对在沪央企、市属国企、民企等开设专场培训,直接惠及企业1800余家。

在处置端,充分发挥“三站协同”机制的“快反”优势。除了前述咖啡企业被敲诈案,此前处置、今年初宣判的“消费金融频道”涉嫌敲诈某科技企业案亦是例证。多部门联动确保了从发现到打击的流程无缝衔接,大幅压缩了违法者的生存空间。

在惩戒端,推动平台落实主体责任,强化治理震慑效应。小红书、证券之星、东方财富等属地重点网络平台在上海网信部门的指导下,采取了一系列涉企侵权处置的优化措施,使违规成本显性化。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0月底,上海市、区两级网信部门已协调处置涉及上汽集团、米哈游等企业典型案例100余起,指导小红书、哔哩哔哩等属地平台拦截清理涉企侵权信息40.7万余条,处置违规账号5039个。

数字背后,是上海对营商网络环境、涉企侵权行为的治理理念,已由过去的“响应式清理”向“前瞻性护航”深刻转变。

从“通道”到“哨点”:平台责任重塑

治理的效能,最终需要通过平台这一“末梢神经”来传导。在上海网信等部门的推动下,一场平台角色的转型正在发生:

小红书将侵权举报细分为三大类9种案由,覆盖从个人名誉权到企业商誉诋毁。对争议笔记,小红书推出“争议标签”“限时加私”措施,要求“自媒体”承担举证责任,若发布者在48小时内无法对被投诉内容提交有效证明材料,平台将对笔记予以处置。上海网信部门指导属地网站平台落实“双举证责任”机制,有效遏制了恶意爆料。

证券之星对影响股价的“小作文”信息,通过比对上市公司公告、监管部门公开信息等,在2小时内完成核查并出具处置意见。

东方财富开发“企业维权数字管家”功能,支持企业对同类侵权行为无需重复提交举证材料,系统自动关联历史证据链,实现同类侵权“一次举证、系统关联”,提高处置效率……

这些举措表明,在“治理共同体”的理念下,各网络平台正逐渐完成从“通道”到“哨兵”的角色转型,它们不再是简单的内容分发渠道,而是主动履行主体责任、参与生态共建的关键节点。

尽管成效显著,但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深化涉企侵权治理,依然前路漫漫。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三级高级检察官翁音韵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坦言,当前优化营商网络环境、涉企侵权治理难点核心在于,侵权治理的及时性、专业性与平台责任边界之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