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情报
Business Intelligence

时政要闻 News

扎实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中国营商环境发展报告(2025)》专家解读文章之一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 | 作者:赵鹏 | 发布时间 :2025-10-27 | 20 次浏览: | 分享到: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强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完善监管执法体制机制,提升纠纷解决的效率和公正性,有效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为营商环境的优化构筑坚实的法治基础。对此,《中国营商环境发展报告(2025)》(以下简称《报告》)进行了全面、准确的报告,客观反映了我国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显著成绩。

  一、健全市场制度规则,夯实优化营商环境的法律基础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优化营商环境,首先需要在企业制度、产权保障、交易规则、市场准入、政府权力规范等方面形成一套完备的法律制度安排。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与营商环境有关的立法工作,成功编纂民法典,为各类经营活动提供了基本遵循,形成了各种经营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法律框架;制定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对外商投资的准入、促进、保护、管理等作出与时俱进的规定,明确了我国对外开放、促进外商投资的基本国策和大政方针,构建了与国际通行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努力打造内外资公平竞争的制度框架;制定《优化营商环境条例》,通过政策指引、措施整合、监督控制等方法来推动与营商环境有关的规则优化,塑造重视营商环境建设的社会共识。2024年,在这些立法的基础上,我国进一步健全市场制度规则,不断夯实优化营商环境的法律基础:

  优化企业登记注册、不动产登记等规则,不断提升便利化程度。在实施公司法、不动产登记相关法律的过程中,有关部门不断优化具体规则设计,推动并联办理企业登记注册所需环节,加快推进不动产登记全业务类型的网上办理。这些举措,优化了经营主体登记制度、产权确认与保护制度,降低了制度性交易成本。

  积极探索数据流通利用等新兴领域的规则。当下,数据已经成为经济持续创新的核心驱动要素之一,对于提升经营活动的效率意义重大。但是,数据具有不同于传统财产的非竞争与非排他性,为了释放数据的价值,需要规则层面不断探索调试。为此,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探索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则,试验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推动公共数据资源价值的释放,增强经营主体对公共数据资源的可及性;实施《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促进和规范数据跨境流动规定》,完善数据跨境流动规则,统筹发展和安全,提升数据跨境流动的便利性,更好地支撑贸易的便利化,构建国际化营商环境。

  制定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加强对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组织的政策措施的公平竞争审查,防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相关规定更加深入地治理在市场准入、要素获取、政府采购、招标投标、奖励补贴等方面对经营者尤其是民营企业的歧视性对待以及地方保护、区域封锁、行业壁垒等问题,优化市场化配置资源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