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聚集人才和企业上的“近悦远来”之势,正是苏式营商环境质量的最佳注脚。

▲3月29日,2025苏州苏商大会召开。千余名苏商会聚苏州,共谋发展大计。图/苏州市工商联 文| 吴振
日前,2025苏州苏商大会召开。这是新的历史起点上该市民营企业和苏州籍民营企业家坚定信心、振奋精神、共谋发展的宣誓大会,是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为民营经济开辟更广阔发展前景,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再出发的动员大会,也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打造“苏州最舒心”营商服务品牌的推介大会。
拼经济,营商环境是绕不开的关键因素。作为全国头部工业城市,营商环境一直是苏州引以为豪的城市招牌,不仅连续五年荣获全国“营商环境最佳口碑城市”称号,且在很多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探索价值。
如昆山在全国率先提出“亲商、安商、富商”理念,苏州工业园区则诞生了全国首家一站式服务中心,苏州相城区加快推进数字人民币在企业支付领域的应用,助力营商环境水平再提升……可以说,在营商环境打造上,苏州长期以来都展示着引领者姿态。此次苏商大会,再度向外界释放了在新的发展环境和阶段下,苏州持续推动营商环境优化的信心和决心。
为民营企业打造“苏式服务”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全面落实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一视同仁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苏州是民营经济发展高地,也是外资集聚高地。数据显示,民营经济为苏州贡献了50%以上的经济总量、60%的税收和固定资产投资、80%的技术创新和劳动就业、90%的经营主体和研发投入。而苏州外资企业落户数量、实际利用外资规模等都长期居全国前列。
这种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构成,决定了“一视同仁对待各种所有制企业,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相对很多城市,苏州有着更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内驱力。比如,在打造一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上,苏州一直在因应企业和产业的实际发展需要而不断“推陈出新”。
如苏州市2025年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围绕优化提升市场、创新、政务、法治、人文“5个环境”,推出15个方面工作举措。致力于让广大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业。而不断升级的营商环境优化措施背后,有一条主线是一以贯之的:从企业的实际需求出发,全力破解企业投资、生产、经营等全生命周期的难点问题。
比如,围绕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实施百万人才新增计划、百校千企联盟、百亿人才基金“三百工程”,全链条优化人才服务;聚焦打造青年人才就业创业首选城市,发布《关于加快集聚青年人才的若干措施》,围绕青年人才求职就业、安居生活、创新创业等方面关切提出9条“一揽子”支持举措,推动城市更友好、青年更有为;为满足企业的金融需求,优化中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构建“金融超市”;为提升企业办事效率,提升“1+10+N”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提供“一站式”高效增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