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全面部署,确定了300多项重大改革举措,加快推动改革举措落地既是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也将为明年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牵引作用,推动标志性改革举措落地见效。”其中,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制定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等均是重点内容。
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董煜:三中全会的改革中,第一部分强调的就是高水平的市场经济体制,在明年改革中就要坚定不移地落实“两个毫不动摇”的基本取向,特别是要为民营经济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这也是为民营经济解决一些切实性的后顾之忧,使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谋发展。各地政府都要在这方面加大改革政策落地的力度,去维护好营商环境,为明年经济工作任务的落实创造一个非常好的制度环境。
今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整体保持质量提升、数量稳定的良好发展势头。
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9.79万亿元,同比增长4.9%,外贸运行总体平稳。不过与此同时,世界经济复苏动能偏弱,贸易保护主义愈演愈烈,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稳外贸、稳外资”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并部署了“有序扩大自主开放和单边开放”“积极发展服务贸易、绿色贸易、数字贸易”等具体措施。
牛犁:我们确确实实面临着加征关税围堵打压等各种各样复杂的外部环境,但是近期部署了一系列主动作为的举措,比如主动调整了出口退税的税率,推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行动的落地,推动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的升级谈判等。我们主动作为,防范化解风险,稳定外贸,稳定外资。
主动作为,才能有效防范化解风险。保障和改善民生,需要统筹好发展和安全。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会议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并强调,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稳定预期、激发活力,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牛犁: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中央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最终的落脚点,使得大家过上好日子。最突出的首先是稳定就业,使收入能够稳定增长;另一方面明确提到要稳定楼市、稳定股市,化解重点领域的风险隐患,守住底线,放心消费。经济稳定了,社会稳定,生活品质才能够更好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