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经济运行的“细胞”,企业有活力,经济才能发展得更好。
如何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助力企业更好成长与发展?在近期密集召开的地方两会上,各地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要求,针对企业经营中的关切诉求,提出一系列助企帮扶新举措,让企业减负担、得实惠、谋发展。
培土壤,营造更优良的企业发展环境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沃土。记者从地方两会上发现,多地都在打造更好营商环境上下功夫——
上海将实施新一轮优化营商环境58条改革举措;重庆将健全涉企收费长效监管机制和拖欠企业账款清偿机制;广西将实施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辽宁将强化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建立健全涉企问题高效闭环解决机制……
“近年来,减税降费等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实实在在的支持。”河北省人大代表、河北诚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欣说,河北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持续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深入实施市场、政务、要素、法治、信用环境提升工程。这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一针“强心剂”,也让企业对未来发展更有信心。
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广西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姚华表示,降低物流成本对企业特别是制造业企业的帮助很大。期待广西在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专项行动的指引下,加快各地物流枢纽、智慧物流等项目建设,打造服务国内、辐射东盟的高效率、低成本国际物流网络。
引活水,有效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融资难题是束缚不少民营企业发展的痛点之一,也是各地政府助企纾困工作的重要着力点。
记者从各地两会上了解到,多地积极行动,提出一系列新要求、新举措,为民营经济发展引入融资“活水”。
山西提出,健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优化信易贷、晋质贷、惠商保服务,让经营主体融资更快、成本更低;广西明确,要推进惠企金融政策创新,落实无还本续贷政策;海南提出,加力实施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权益……
海南省政协常委、海南信联盛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召华说,要建立多方融资风险共担机制,同时制定和执行精细化的政策,协调金融机构通过债务重组、置换等方式拉长企业的债务周期,降低企业成本,缓解企业的偿债压力。
金融“活水”精准滴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薄弱环节,能够有力推动经营主体释放更多发展活力。
“当前,需要更加开放、公平的融资环境,让民营企业融资更快、成本更低。”山西省政协委员、山西美锦能源有限公司副总裁朱锦彪建议,根据不同类型企业的发展实际,创新银行产品和服务,支持企业产能置换、转型升级等发展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