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情报
Business Intelligence

时政要闻 News

审结商事案件24042件 北京朝阳法院“五连招”优化营商环境

来源: | 作者:佚名 | 发布时间 :2024-12-09 | 112 次浏览: | 分享到:

  深化小额诉讼和简易程序适用,发挥便捷、高效、一次性解纷的制度优势。制定《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关于加强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的实施方案》,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2023年,朝阳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和小额诉讼程序审结案件占民商事结案总数的47.3%。其中,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同比上升约9个百分点,提升效果显著。

  探索构建“简案快审”新模式,提升案件整体周转速度。推广要素式审判,推行以全程录音录像方式代替传统书面笔录方式记录庭审,加强辅助事务集约化分流,提升事务性工作办理效率。简易程序平均审理用时较法定审限缩短约二分之一,小额诉讼程序平均审理用时较法定审限缩短约三分之一。

  严格落实诉费规定,降低人民群众解纷成本。严格落实北京高院发布的《关于暂时降低小额诉讼案件受理费标准的通知》,适用小额诉讼程序的案件按件收取诉讼费,每件仅收费10元,其中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当事人申请撤诉的案件,每件收费标准降为0元。

  强化执行力度

  温情执法助企纾困促发展

  督促自动履行,深入推进执源治理。推广适用自动履行告知书、收款信息确认书,提示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法律后果,列明收款人基本信息;将执行威慑前置,告知不履行义务面临的法律后果,督促当事人主动履行,减少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

  加大财产处置力度,兑现胜诉企业合法权益。综合运用“线上+线下”的查控模式,助推涉企执行财产快速上拍。高度重视因胜诉债权未及时实现而严重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案件,综合运用各种执行措施,持续加大对拖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的清理力度。2023年全年,执结案件49249件,执行到位金额116亿元;全面推行网络司法拍卖,成交金额达35亿元。

  善用“活封”“活扣”,坚持善意文明执行理念。对企业采取查封措施时,尽可能选择对被申请执行企业经营影响小的方式,通过“放水养鱼”柔性措施,给予其“造血”机会;分类恢复被执行企业信用,将履行方式细化并与被执行人的信用评价挂钩,鼓励被申请执行企业主动纠正失信行为,引导、督促自动履行。

  加大普法宣传

  高质量开展“营商环境宣传月”

  联合区发改委、多家国际商会代表及外资企业代表,多次举办“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征求意见座谈会,向市、区两级企业界人大代表、行业协会、金融企业及产业园区企业代表、国际商会、外资企业代表征求营商环境工作意见建议。

  联合区工商联开展典型案例庭审观摩及普法讲堂活动,与区投资促进服务中心揭牌“普法驿站”并签署共建协议。与区工商联联合召开“优化营商环境,护航企业发展”工作情况暨典型案例新闻通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