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情报
Business Intelligence

时政要闻 News

加快产业创新步伐,培育现代化产业体系 ——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发言摘编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作者:人民网-人民日报 | 发布时间 :2025-11-24 | 6 次浏览: | 分享到:

  深化场景赋能,推动普惠共享。打造“全运广州”小程序,提供智能导航等服务,同时上线超高清与VR沉浸式体验。开发AI语音解说、手语翻译等无障碍功能,推动全运“可感、可知、可参与”。以赛事服务为标杆,深化数字化政务服务,将赛事经验融入城市运行管理。

  广州将紧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机遇,把全运效应转化为建设“数字湾区”新动能,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贡献广州力量。

  (人民网记者李源整理)

  

  中国船舶制造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中国船舶集团广船国际有限公司总经理  周旭辉

  当前全球船舶市场竞争激烈,中国船舶制造能够在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等方面保持领先,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工业门类齐全,基础雄厚。我国拥有覆盖全领域的工业门类,可提供从原材料到动力系统、电子设备等各类零部件的一站式物质保障,积累了先进制造、精密加工、核心技术等经验,不断推动配套产品升级。完整的产业链能够实现从技术创新、物资保障、关键部件、生产建造到售后维保的全流程闭环,提供持续稳定的产业动能。

  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驱动作用。内循环方面,我国作为全球最大货物贸易国,庞大的海运需求持续推动船舶装备更新;外循环方面,中国船舶制造凭借产品优势,持续吸引全球客户。

  人才优势与科技赋能。海量科技人才以及人工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应用的兴起,助推行业从制造向“智造”升级。

  中国船舶制造将继续夯实技术基底,提升创新能力,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张燕整理)

  

  中国企业出海形成“双轮驱动”格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际合作中心副主任  付保宗

  随着企业出海呈现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优化的良好态势,中国企业国际化发展进入新阶段。

  投资结构方面,绿色能源、数字技术等领域项目增长显著,中国企业出海正向“重技术、强管理”转变。

  区域布局方面,我国企业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投资比重不断增长,投资版图日趋多元。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形成“双轮驱动”格局,民营企业活跃度持续提高,投资主体行为规范化。企业绿地投资因地制宜,更加注重融入东道国生态。

  政策方面,围绕“管理、服务、引导、促进”的导向,相关部门加强顶层设计,出台实施细则与支持政策;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程度,拓展融资渠道,完善保险保障;加强综合服务和风险预警,健全全产业链服务体系,建设综合性服务基地;营造良好外部环境,打造公共服务环境;强化企业合规经营和社会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