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意义:商业秘密保护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内容,更是强化反不正当竞争的重要任务。本案中,上海市松江区市场监管局以商业秘密保护为抓手,通过服务与监管双轮驱动,既回应了企业核心诉求,又提升了执法和创新成果保护的效能,充分彰显了行风建设实效。
6.江苏盐城:开展“局长陪办优流程 纪监参与排风险”活动优环境促行风
江苏省盐城市市场监管局持续深化市场监管系统行风建设,联合市纪委监委派驻纪检监察组组织开展“局长陪办优流程 纪监参与排风险”活动。围绕市场监管领域登记注册、食品药品许可、知识产权保护及“高效办成一件事”等11项重点审批事项,转变角色、变换视角,直观感受企业群众办事过程中的真实体验和潜在困扰,推动解决52个经营主体申报堵点、流程卡点和服务弱项。联合纪检监察部门建立政务服务“明察暗访”常态化机制,重点督查窗口服务态度、廉洁自律等问题以及“一窗受理”“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等关键制度落实情况,推动实现政务审批更加精准、惠企服务更加主动、作风行风更加优良,以营商环境之“优”,托举城市发展之“进”。
典型意义:窗口单位的行风建设状况最易被群众感知,直接影响着群众对市场监管部门的评价。本案中,江苏省盐城市市场监管局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深入排查重点审批事项存在的问题,努力把“办不了”变为“办得了”再到“办得好”,最大程度提升企业的满意度,是行风建设与业务建设相互促进的有效实践。
7.江西赣州:开展“如我经营”活动 推动行风建设“三项行动”落地见效
江西省赣州市市场监管局深入贯彻市场监管系统执法队伍、窗口单位、市场监管所行风建设巩固提升“三项行动”部署要求,聚焦“找得到人、办得成事、态度要好”目标,组织开展“如我经营”活动。围绕企业设立、创新发展、执法检查、投诉处理等关键环节,搭建“如我注册”“如我提质”“如我创新”等七大体验场景,推动干部职工以“经营者”“消费者”的身份和视角,全流程体验市场监管服务核心业务。建立“干部+经营主体+社会力量”三方参与机制,综合运用“模拟办”“陪同办”“跟执法”及“找茬会”等方式,全面查找服务堵点、执法痛点与监管盲点。优化“清单整改—效果评估—改革优化”闭环整改机制,动态扩增减免罚清单事项至102项,推动转化制度成果19项,有效提升了市场监管服务效能和群众满意度,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典型意义:“监管为民”作为市场监管工作的核心理念,要求市场监管部门在工作中更加注重人民群众的体验。本案中,赣州市市场监管局广泛动员、组织各方力量参与,全方位查摆履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积极创新改革,推动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大幅提升,充分展现了市场监管部门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