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建立多式联运评估指标体系
5. 推行“先接入、后改造”电网配套
6. 实施“燕赵黄金台聚才计划”
7. 完善用工招聘和余缺调剂机制
8. 拓展首贷续贷服务中心功能
9. 推广“产业集群贷”“订单贷”
10. 优化无还本续贷政策
11. 开展“一月一链”融资对接
12. 举办“河北创投日”活动
13. 搭建基金与产业对接平台
14. 推进“信易贷”数据共享
15. 实施创新主体培育跃升行动
16. 建设省级数据直达系统
17. 推动公共数据开放共享
18. 完善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库
19. 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绿色通道”
20. 优化科技项目评审机制
21. 建设京津冀技术交易市场
22. 降低企业物流成本(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
23. 完善冷链物流基础设施
24. 建设智慧物流园区
25. 推行“互联网+货运物流”
26. 优化口岸通关流程
27. 建设跨境贸易大数据平台
28. 提升5G网络覆盖质量
29. 推进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节点建设
30. 建立能源保供协调机制
31. 优化天然气阶梯价格政策
32. 完善用水用气“一站式”服务
33. 建立要素保障“红黄蓝”预警机制
---
四、法治保障提能行动(14项)
1. 全面推行非现场监管执法
2. 统筹行政检查计划(“双随机一公开”)
3. 开发“入企扫码”执法监督平台
4. 开展破产积案清理专项行动
5. 完善企业破产府院联动机制
6. 推动重点领域地方立法(产权保护、公平竞争)
7. 建立涉企案件“绿色通道”
8. 推广商事纠纷“一站式”多元解纷
9.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能力建设
10. 开展涉企收费专项整治
11. 规范涉企保证金管理
12. 完善企业合规激励机制
13. 建立企业家权益保护快速响应机制
14. 开展法治化营商环境示范创建
---
五、信用建设提优行动(9项)
1. 健全政府诚信履约机制
2. 开展政府合同履约智能化管理
3. 建立政务失信记录和惩戒制度
4. 规范信用信息归集共享
5. 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
6. 完善企业信用修复机制
7. 建立信用分级分类监管体系
8. 开展“信用+”场景应用(融资、审批等)
9. 建设京津冀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
六、创新试点提速行动(10项)
1. 在雄安新区、自贸试验区等5个区域开展综合配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