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良好的营商环境犹如企业生存发展的“阳光雨露”。近日,各地各部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项项政策举措聚焦民营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激发市场活力,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创新监管机制
保障公平竞争
“从提交申请到修复完成,只用了两天,就像给企业做了一场‘信用急救手术’。”福建省南平铝业公司设备技改部副主任廖世昌说。
不久前,南平铝业因一起设备事故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作了公示,因此在参与招投标资格上受到限制。在企业陷入困境之际,南平市市场监管局主动找上门来,详细介绍了信用修复的政策和流程,指导企业提交修复申请。
“在最短时间内实现信用修复,让我们顺利参加招投标并脱颖而出,真是‘及时雨’呀!”廖世昌感慨。
信用监管是创新监管机制、提高监管效能的重要内容。在各地,信用修复机制帮助不少企业“纠错重生”、轻装上阵,激发了经营主体活力。近日,市场监管总局上线运行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经营主体开展信用修复更加方便和高效。
与此同时,多项政策举措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在加强监管方面,强化执法监督,集中整治涉企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现象,为民营经济松绑减负。在营造公平公正市场环境方面,出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防止出台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开展民生领域反垄断执法专项行动等,破除民营经济在各领域的市场准入壁垒,确保民营经济得到公平对待,保障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
优化政务服务
护航轻装前行
在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绍兴天地综合体,一支整合综合执法、公安、文旅等多部门力量的执法队伍正对商家进行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等检查。小分队严格对照“综合查一次”事项清单,梳理餐饮油烟、垃圾分类、外立面及店招设置、活动审批等内容,提高执法效率,减少对商户的打扰。
“过去,不同执法部门在不同时间段来检查,费时费力。现在一次检查完成所有项目,省心多了。”越城区某公司法人邱小飞告诉记者。
以“一次查全”践行“无事不扰”,以“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贴心护航市场主体轻装前行。“综合查一次”行动执法改革推动工作模式由管理向服务转变,是各地推出优化营商环境组合拳的生动写照。
为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各地积极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不断优化政务服务,通过简化流程、提升效率打造高效便捷的服务体验,解决企业和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多头跑、来回跑等问题,减轻民营企业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