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情报
Business Intelligence

时政要闻 News

营商环境的“六度空间”

来源:西安报业·“前方+”工作室出品 | 作者:拓玲 | 发布时间 :2025-03-28 | 39 次浏览: | 分享到:

  城市北跨,拥河发展,是西安打造“工业强市”的一大步,“北跨”区域成为有效支撑西安下一个万亿级经济体量和高品质生活的重要载体。

风景宜人的泾河入渭口堤防交通桥

  而国家中心城市综合能力的提升和空间格局的拓展,对于企业来说,意味着巨大的空间和新的突破。

  04

  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开发区是聚集和配置先进生产要素的重要载体,更是打造营商环境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

  如何把开发区高效运行机制变成营商环境?西安出台《关于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优化提升开发区运行机制,剥离社会职能,聚焦主责主业,切实发挥开发区经济建设主战场、创新驱动主力军、对外开放主窗口、产业发展主阵地作用。

  “没想到短短7天,就完成了所有的征地拆迁赔偿。如果不是‘区政合一’,我们公司很难这么快拿到这块土地。”西安钢研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感慨。

  “企业在北屯街道李浩村进行了选址,征地拆迁涉及两个村子210余亩地。以前对接程序相当复杂,征迁这么大的地方至少需要半年。”北屯街道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阎良区与航空基地成为‘一家人’,事情好办多了。”

  2022年4月13日,西安市阎良区(航空基地)召开动员大会,全省首个“区政合一”改革正式启动。阎良区与西安阎良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统一机构设置,实行“一个机构、一套班子、多块牌子”集中管理,为西安市开发区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揭开大幕。

  以去行政化为导向,截至2022年底,各开发区已累计剥离移交2902项社会事务。

  各开发区实现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西咸新区由三级管理优化为两级管理,各开发区“轻装上阵”,积极探索创新“管委会+产业园区”“管委会+公司”模式……

  通过推行“大部制、扁平化”管理,市属开发区内设机构数量精简一半以上,在行政成本减少的同时管理效能显著提升,让市场主体进得来、留得住、发展好。

  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

  数据显示,今年1-7月,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33.45万户,同比增长23.56%;市场主体总量达到306.82万户,同比增长10.01%。

  “六度空间”的创新实践,是西安加强制度供给、要素供给、服务供给的探索。通过广义理解、深化拓展营商环境的概念内涵,做强“引力场”,做大“蓄水池”,做优“生态圈”,做广“竞技台”,西安正在形成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营商环境生态体系,全面提升国家中心城市能级品质,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