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新春“第一会”,运河名城扬州指向明确。
2月5日,春节假期后第一个工作日,扬州市委、市政府召开作风建设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大会。会上对《2025年扬州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任务清单》进行了解读。市委书记王进健表示,会议明确了今年扬州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努力方向和重点工作,展示了相关地区和部门在优化服务等方面的思路和决心,希望说到做到、务求实效,给企业家带来信心、给创业者带来动力、给人民群众带来便利。
扬州地处长江江苏段北岸,西邻南京,东接泰州,南望镇江,自古就是历史文化名城。当下的扬州,经济总量地处江苏十三个设区市的“腰部”,也是江苏“万亿城市群”有力后备军之一,202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809亿元。
但扬州并不甘于就此“居中”。王进健在本次大会上表示,要勇争一流,提升标杆,坚决破除居中思维和躺平心态,主动向高的攀、和快的比、与强的赛,要始终保持不服输的精神状态和劲头,提升扬州工作的显示度。
而作风建设和营商环境提升,正是破局的基础。
首会为何聚焦作风和营商环境
新春首会往往是观察一座城市布局重点工作的风向标。
扬州今年新春首会聚焦作风建设和营商环境提升。王进健在大会上表示,要迅速告别休假模式、转入战斗状态,开局实干,冲刺决胜,全身心投入到当前各项工作中去,奋力夺取首季首战的“开门红”,为圆满完成全年目标开好头、起好步。
为何选择这一主题?扬州有充分考虑。
这几年,扬州表现稳健。公开数据显示,去年扬州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809.6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46.72亿元,同比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3653.54亿元,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3809.38亿元,增长5.7%。
外贸方面,去年扬州全市实际到账外资13.14亿美元,同比增长7.7%。全市实现进出口总额1231.26亿元,同比增长16.5%。
过去几年,扬州可以说顶住了压力,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已连续三年高于全省平均。今年扬州有39个项目入选江苏省重大项目清单,18个项目入选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清单,项目数创历史新高。
但和先进发达地区相比,扬州发展的短板仍然在产业,重点在企业。对此,扬州上下工作的重要抓手是双招双引,是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而作风建设和营商环境提升,正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王进健表示,优化营商环境,其实就是为企业家,为创业者,为市场主体创造一个更加有利发展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