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放平台与主体培育上,湖北同样成果显著。全省AEO企业达180家,数量稳居中部第一,这类企业可享受通关便利、减少查验等优惠,大幅提升国际贸易效率;湖北自贸试验区累计推出了357项省级制度创新成果,其中30项在全国复制推广。
开放生态的优化,让楚商“走出去”的步伐更稳。今年前三季度,湖北民营企业进出口额达4347.8亿元,增长29.2%,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70.4%。
亲清共融,法治护航筑牢“压舱石”
“民营经济促进法就像一场‘及时雨’,让我们看到了更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竞争环境。”湖北省宁夏商会会长郭登在参加省工商联举办的“法治民企大讲坛”后表示,这部法律明确保障民营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多种方式盘活存量资产,解决融资难题,让我们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
5月26日,湖北省工商联举办第二期“法治民企大讲坛”暨民营经济促进法专题宣讲活动,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柳正权深入解读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背景、过程、意义、立法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近2000名民营经济人士通过“联企e站”平台在线收听收看。这样的宣讲活动,是湖北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生动实践。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在湖北,这条共识正被一系列可感、可测、可量化的改革举措写进企业日常:“收费清单短了,检查频次降了,庭审用时少了,调解速度快了,企业家脸上的笑容多了。”
湖北坚持在公平公正上下功夫,切实推动法治生态更加透明规范。注重提升执法司法效能,制定《关于以高水平法治湖北服务保障支点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全省政法机关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重点举措,推动涉企诉讼全流程提速,涉企案件平均审理时长降至59天。注重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健全防范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深入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破坏市场秩序、侵害经营主体权益的违法犯罪,常态化开展“千名律师进千企”“公共法律服务进园区”等各项活动。注重营造良好市场秩序,全面应用“公平竞争审查一张网”,实时监测各政策起草单位拟出台的政策措施,从源头防范对市场竞争的不当干预;出台实施《关于加强招标投标市场管理的若干意见》,推动全国首例跨省远程异地评标项目在湖北成功落地。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从推动政务生态更加便捷高效到提升司法效能,从强化民企法治建设到不断加快高能级开放步伐,荆楚大地正以开放之姿、服务之暖,迎接更多楚商归巢,书写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