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高效协同 锻造发展“新速度”
产业生态的构建不仅是衡量营商环境的重要标尺,同样也直接决定着城市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在深圳,每28.5秒,就有一部智能手机被生产制造出来;每60秒,就有一辆新能源汽车下线。
深圳“速度”的造就得益于产业集群的融合集聚,以及高效协同的产业生态。深圳是全球工业种类最齐全、配套最完善的城市之一,在国家统计局划定的41个工业大类中拥有37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万余家,连续两年稳坐全国“工业第一城”。
链主领头,产业集聚,要素汇合,培育生态,深圳走出了一条以产业集群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道路。2022年6月,深圳出台了《关于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意见》,提出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细分领域和8个未来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优化产业生态环境,引领产业向高端化、规模化、集群化发展。
引“活水”,灌企业。深圳把握国家加力推出一揽子增量政策契机,从科技金融和资本市场两条主线发力谋划实施组合拳,一揽子金融增量政策项目率先落地。服务科技创新金融产品迭出,深圳科技、普惠金融信贷规模位居全国前列。其中,“腾飞贷”助力67家快速成长期科技企业获贷21亿元,“科技初创通”为约2万家企业生成精准画像,河套“科汇通”试点推广至全国16个地区。深圳积极培育壮大“耐心资本”“大胆资本”,新增私募股权、创业投资基金数量居全国首位。
拓空间,强保障。先后印发实施《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空间布局规划(2024-2035年)》和《深圳市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空间保障指引》,规划打造约525平方公里的“20+20”产业空间总体格局,围绕“20+8”产业集群供应产业用地313公顷;出台10个重点产业的高端紧缺岗位清单,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分园区增至9家,全市技能人才总量达406万人、高技能人才占39%,规模和占比均居全国前列。
搭架子、汇资源、拓渠道、聚合力,深圳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聚焦经营主体需求,深入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努力成为要素资源最集中、获取要素最便利的领先城市,确保在深企业能够以最便捷最顺畅的方式触及所需资源,营造应有尽有、无所不有,高效便捷、性价比高,单方面突出、综合优势更强的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