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沙,企业的这些心愿可以“都实现”。
位于湖南湘江新区的巴斯夫杉杉电池材料有限公司,是近年来湖南引进的最大外资投资项目;去年6月,巴斯夫杉杉长沙基地二期投产,公司正极材料的年产能提高至10万吨。“从原料到材料到电池,湖南拥有完整的锂电池产业链,长沙良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人才储备,一直在为企业赋能。”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经济向上,科技向新,企业拼搏有底气。长沙拥有2个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6大千亿级制造业产业集群,居全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五,被誉为“工程机械之都”。长沙先后实现经济总量过万亿、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过千亿、常住人口过千万的历史性跨越。同时,长沙在全球科技集群百强榜中排名第32位、全球科研城市第23位,全力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
“长沙的夜生活很丰富,我很喜欢!”来自非洲贝宁的青年乔力是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的一名创业者,他表示,长沙在中非贸易中的独特优势以及所营造的舒适感,让他安居乐业。
商贸通达,城市温馨,助企业轻松前行。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已通航140个国内外机场,形成覆盖全球三分之一人口的“四小时航空经济圈”。长沙与36个国家的58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或友好经贸合作城市,国际经贸“朋友圈”遍布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长沙基础教育、医疗水平在中国名列前茅,“低成本创业、高品质生活”,是这座最具幸福感城市的独特标签。
三
优化营商环境是一项“永不竣工”的工程,长沙将步履不停,持续奋进。
《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于今年1月1日起实施。根据省发改委解读,条例在采取有力措施反平台资本垄断、将招商引资红线纳入立法、规范和提升中介服务有新招、坚决树立政府信用平台权威性、从严从重整治政府失信行为、通过立法从源头上防范化解政府债务、用硬招治理新官不理旧账、强化政策一致性评估和政策稳定性、全面创新法治保障机制、对涉企调研考察进行严格规范、充分发挥人大常委会的问责问效职能、通过立法强化优化系统机构建设等多个方面亮点十足。长沙将深入贯彻《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加快构建政企发展共同体,全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现在正值市两会,营商环境也成为高频词汇。民建长沙市委会向政协长沙市第十三届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提交集体提案《大力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助力打好经济增长主动仗》。提案认为,长沙全力打好经济增长主动仗,不仅要靠“硬政策”招引企业,还须大力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才能稳住、留住、发展好企业。人才是第一资源,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创新型、国际化专业人才的政策吸引力。同时,对制造业装配工、汽车焊装工等需求缺口大的专业技术人才,也需加大政策引育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