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各地探索推动不同类型城市立足自身定位和资源禀赋,制定实施城市质量发展战略,导入全面质量管理方法,运用现代质量管理理念和工具促进城市精细化、品质化、智能化发展。
河南省将质量工作纳入县域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宁夏回族自治区推动质量强县试点城市建立“一个产业、一套班子、一个规划、一套政策”的推进机制,湖南省将质量指标纳入市、县两级党委政府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评价体系……
质量兴则经济兴,质量强则百业强。市场监管总局在质量强县(区、镇)培育建设中推动开展百城质量提升活动,组织169个县域城市,围绕重点领域、特色产业、优势产品和服务等,“一县一品”开展特色质量实践活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点带面打造区域质量新优势。
在百城质量提升活动中,江苏省各入选地区立足产业特色,积极探索服务创新与模式创新,更好发挥质量在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质量强县(区、镇)建设模式;广西壮族自治区聚焦“产业升级﹢乡村振兴”双主线,选取南宁市青秀区(现代服务业)等5个特色县区重点推进,形成“工业强区提质、农业大县创标、文旅名县创优”的分类提升路径;青海省以“一县一品”培育为路径,以创新试点与百城质量提升活动为引擎,通过机制创新、产业赋能和示范引领,探索形成具有高原特色的质量强县建设模式……
据不完全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已有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提出了实施质量强(兴)省战略,2877个市(县)开展质量强市(县)活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