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学术顾问、重庆市原市长黄奇帆表示,中国制造呈现出三个新特征:在科技创新上实现了从0到1、1到100、100到100万的全链条突破;从“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转变为“一头在内、一头在外”的产业链集群;进出口形成了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更宽领域的开放。“十五五”时期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用数字化智能化的融合和绿色低碳化的赋能发展传统产业,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本届论坛政商学界人士齐聚一堂,正是为了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共谋大计、共商良策、凝心聚力、积势蓄能,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奋力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与会嘉宾认为,“十五五”时期要继续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沈竹林表示,“十五五”时期,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做到“三个推进”:一是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夯实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二是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三是推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增强绿色发展的动能,以生产力的含绿量提高经济发展的含金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成员、副主任隆国强表示,“十五五”时期,要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完善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稳步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推进数据高效、便利、安全跨境流动,营造透明、稳定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发挥开放平台先行先试作用,及时总结、复制推广。
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郭永航表示,近年来,广州坚持产业第一、制造业立市,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建设“12218”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智能网联与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与集成电路、低空经济与航空航天、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壮大。广州将推动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数智化、绿色化“两化转型”,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重构产业发展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