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商情报
Business Intelligence

时政要闻 News

打造高效,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来源:营商参考编辑部 | 作者:侯亚男 | 发布时间 :2025-08-06 | 118 次浏览: | 分享到:

  打造高效、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是激发企业活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抓手。结合当前企业痛点与政策趋势,建议从以下六个维度系统推进:

  1. 破除隐性壁垒,降低制度性成本

  负面清单再瘦身:动态缩减市场准入负面清单,重点清理地方保护主义设置的“玻璃门”“旋转门”(如政府采购、招投标中的不合理资质要求)。

  - “一照多址”改革:允许跨区域经营的企业免于重复注册,降低连锁企业扩张成本。

  - 跨境贸易便利化:推广“船边直提”“抵港直装”模式,将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压缩至全国领先水平(如上海2023年已压减至48小时以内)。

  2. 精准政策供给,激活创新动能

  - 研发税收优惠“免申即享”:通过大数据匹配企业研发投入,自动触发退税机制(参考深圳2024年试点,单户企业平均缩短退税周期60天)。

  - “监管沙盒”扩容:在金融、医疗等强监管领域设立创新容错机制,允许企业在可控范围内测试新技术(如区块链供应链金融)。

  - “首台套”保险补偿:对首购首用重大技术装备的企业,保费补贴比例提高至80%(参考江苏对半导体设备企业的专项政策)。

  3. 重构政企互动,从“管理”到“赋能”

  - “企业冷静期”制度:对非主观轻微违规(如首次逾期报税),设置7天整改免罚期,避免“以罚代管”。

  - “产业链服务专班”:针对新能源、生物医药等集群,组建由税务、海关、知识产权部门构成的嵌入式服务团队(合肥对蔚来汽车的“驻厂办公”模式成效显著)。

  - AI政策计算器:开发智能工具,企业输入行业、规模等标签即可生成可申报政策清单(广州开发区已上线,匹配精度达92%)。

  4. 强化要素保障,破解“成长的烦恼”

  - 产业用地“标准化”出让:明确地块容积率、能耗等标准,企业拿地后“拎包入住”(苏州工业园2024年新出让工业用地100%采用此模式)。

  - “数据贷”增信:整合企业水电气、社保、纳税等30类政务数据,生成信用画像,银行据此提供无抵押贷款(杭州“西湖码”平台已服务中小微企业1.2万家)。

  - “共享工程师”计划:建立高端人才库,允许中小企业按项目共享技术专家(东莞松山湖的半导体人才池模式)。

  5. 法治化护航,稳定市场预期

  - “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聘请企业家、律师等担任监督员,对政府履约情况季度评估(重庆2023年推动解决政府拖欠账款问题23亿元)。

  - 破产预重整机制:对暂时困难企业提供“司法康复”通道,6个月内完成债务重组(温州服装企业“预重整+战略投资”案例)。

  - 知识产权“快保护”:建立侵权纠纷行政裁决“30日结案”通道,对恶意侵权实施惩罚性赔偿(北京知识产权法院2024年单案最高判赔5000万元)。

  6.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评价体系

  - “企业满意度”纳入政绩考核:每季度匿名调查企业对政策兑现、执法规范性等10项指标评分,结果与干部晋升挂钩(成都高新区“背对背”评价系统)。

  - “营商环境体验官”:组织企业家以“用户视角”暗访政务大厅,拍摄问题短视频直接提交市长办公会(青岛2024年推动整改问题87项)。

  落地路径:

  1. 试点-复制-推广:选择3-5个产业集聚区开展压力测试(如苏州生物医药园、深圳前海),成熟后全省推广。

  2. 动态迭代:建立“政策复盘”机制,每半年评估企业存活率、专利增速等硬核指标,淘汰低效条款。

  通过制度重构与技术创新双轮驱动,可将营商环境从“成本洼地”升级为“效率高地”,最终实现企业“生得快、长得大、活得好”的生态目标。(侯亚男 许培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