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高新区聚焦企业发展需求,以创新思维构建产业社区服务体系,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新思路、新路径。通过整合资源、创新机制、优化服务,临沂高新区不仅为企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更成功破解产业服务难题,打造出区域产业集聚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板,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一是创新服务模式,高标准规划产业社区。构建“区党工委—属地党委—产业社区党委—企业党组织”四级组织架构,整合红领书记、社区工作者、党建指导员、企业工长四支队伍,配备114名工作人员,打造“1+4”工作力量。明确产业社区定位,不设居民委员会,不承担行政事项,专注服务功能。建立“产业管家”服务机制,制定10大服务事项、细化36项服务清单,服务企业、职工、人才,推动产业与生活服务融合。例如在龙湾电子产业社区,通过精准服务,企业发展态势良好,2025年一季度产业社区总产值突破23亿元、同比增长9.5%,彰显服务效能。
二是完善服务机制,制度化运行产业社区。建立工作准入机制,规范涉企执法,压缩入企检查频次,产业社区党委统筹调度未纳入清单事项,并作为营商环境监测点,由纪检监察专员监督,入企检查频率缩减47%,企业满意度提升至98.5%。畅通吹哨报到机制,将20个职能部门纳入共建单位,借鉴“合伙人”模式,引导各类资源参与社区治理,建立三级吹哨报到机制,产业社区成立以来,累计吹哨24次,解决问题36项。完善议事协商机制,建立多方参与的议事协商会议制度和三级调度机制,已召开12次综合性议事协商会议,解决105项困难问题,形成“小事社区办、难事部门联、大事专班推”的分层解决模式。
三是建强服务平台,多方位提升产业社区。夯实党群服务,针对小微企业发展党员难,设立青年党支部,吸纳优秀青年,常态化开展党群活动,目前,已开展12场次,覆盖2580名职工,实现组织覆盖与人才培育深度融合。创优助企服务,组建党建工作联盟和“火炬红” 服务团,开展“送服务进社区”活动16次,通过帮办代办形式,对52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开展“就近办”,实现企业办事“零距离”。深耕科创服务,成立电子信息检验检测中试示范基地,共享价值数百万元的高端仪器设备,降低检测费20%,共建创新和人才平台,社区内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均占全区40%以上,形成创新要素集聚区。做精生活服务,提升社区品质,配套人才公寓200套、口袋公园6处、快递驿站12处,形成“10分钟”社区服务圈,实现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融合。